139-2407-3738 王经理
155-0760-8940 王老师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联系我 联系我

      1970年,日本的便利店也取得了初步发展。1974年伊藤洋华堂的铃木敏文(1932—)将7-11引进日本,此后日本国内的便利店正式扬帆起航。当时,正值日本颁布《大店法》(大规模零售店法)之时,伊藤洋华堂这样的大型商店该如何同小型零售店共存呢?铃木认为不应该单纯地保护这些小型店铺,而应当加强它们的竞争力,促使这些小型店铺向便利店转型升级。 铃木敏文铃木敏文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,并拥有自己的电台。进入洋华堂公司后,他不顾高层的反对,决心创立便利店。当时团队仅有15名成员,大都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职场新人。7-11取得成功后,和总部合二为一,由铃木敏文担任CEO。几经周折,铃木敏文终于取得了7-11在日本的经营权,不过美国南方公司提供的经营方案和手册并不符合日本的实际情况,这让铃木充满了疑惑与憾意。因此在南方公司学习期间,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只学形式,而要弄懂真谛,从而使7-11脱胎换骨,适合日本当地。就这样,铃木敏文开始了他艰难的探索之旅。便利店,即系统化的零售业比如,按照美国南方公司的经营手册,应该销售“汉堡等快餐食品”,铃木就把它理解为应该销售“肉包、豆沙包、寿司、饭团等食品”。另外,由于南方公司从一开始就无须支援当地的零售店,所以旗下店铺多为授权的直营店(约为60%)。此外,南方公司基本采用自动下单的被动订货模式,可是铃木却要求加盟商主动下单订货,从而提高了订货的精准程度。不过,这些改变全部属于细节问题,并非原则性问题。而通过物流中心实行统一进货、通过总部代办事务、总部派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指导等原则性问题,铃木敏文将其全部运用其中。从面包、点心、饭团、冰激凌到化妆品、纸巾、杂志、烟酒等,便利店的经营品种虽未超过3000种,但已相当齐全,甚至可以与GMS相媲美。不过,因为经营品种多,制造商和批发商的数量就少不了(100家)。如果各个厂家直接送货给店铺,光是收货恐怕就得收到天黑,这样就无法天天送货,店内也就不得不堆放大量相同商品了。可是,如果把各类产品统一送到物流中心,再按每家店铺的需求,混装配送,问题便迎刃而解了。这样也就实现了多次(比如1日3次)按需配送的可能。铃木为了简化销售统计、库存数量、票据处理等相关工作,与NEC(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)、野村综合研究所(NRI)通力合作,于1982年成功开发出了POS(销售管理)、EOS(库存管理)等系统软件。此外,为了让人们一目了然,还采用了分色标记,这在日本还是首创。每个巡回督导最多负责8个店铺,这些人都接受过系统学习和严格训练,能有效地对各个店铺进行监督指导。粗字体为7-11对以往做出的改变)不过,这种经营方式有一个大前提,即区域性店铺集中。如果方圆几十里没有几十家店铺的话,无论是物流、菜品生产,还是经营指导、广告宣传,从成本角度来讲就没有太大意义了。新型7-11,凭借单品管理飞上世界舞台此后,7-11在日本取得了飞速发展,可老东家南方公司却因为经营不善宣布破产(1991)。其中有两点原因,一是过分追求低价,二是库存管理失败。当时在美国,折扣店遍地开花,可是南方公司却不知转型,偏要“迎难而上”。与此同时,由于自动下单模式的弊端业已显现,滞销商品堆积如山,因此南方公司不得不削减商品种类,因而失去了大量客源。铃木认为便利店的宗旨就是“随时便捷、满足所需”。比如有顾客来买肉包,如果店内没有,大多数人都会扫兴而归,很少会有人拿豆沙包来将就。因此,既不滞销,又不断货,才能让客人满意,让店铺盈利。铃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,它便是“单品管理” 。

7-11的母公司伊藤洋华堂早在1965年就开始积极构建单品管理体系(当时还没有POS系统)。按照单品管理的要求,店铺每天都会挑选一些品种,进行盘点(包括销售数量和剩余库存),并核对数量,计算毛利。如果销售数量出现异常,要立即查明原因,是因为产品断货,还是其他原因?如果是因为产品断货,是补货不及时,还是仓库也没货?这种实实在在的调查方法,被人们称作“SASIMI调查”,而7-11把这种调查方法的范围拓展至全部品种。1982年以后,伊藤洋华堂一直秉承着“把握基本,灵活应对”的经营原则,以最快的反应把握趋势的变化,以最快速度剔除滞销的商品,灵活地应对消费理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。就这样,7-11和伊藤洋华堂共同构建起了善于应对市场变化的新型商业模式。不过,为了实现这种商业模式,不仅需要完善的信息体系,更离不开加盟商、店面督导人员的热情和努力。而7-11恰好充分调动了这些因素,因此它的平均销售额比同行业高出20%,店铺总数也居日本之首。1991年,日本7-11成功收购了美国南方公司,以前的老东家如今却成为日本7-11的旗下一员(2014年店铺总数约为53000家)。

信息来源:新时代窗帘培训 

技术支持:中国经贸网荣誉出品
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窗帘制作视频教程
用手机扫一扫
新浪微博